中文期刊网|联系我们
中国期刊采编中心
学术论文|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文化历史人文教育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科学 >

乡镇金融发展策略研讨

来源:中文期刊网位置:经济科学时间:13-05-28 08:54

我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金融改革偏离“支农”轨道长期以来我国受“重城市、轻农村”的影响,加之农民关于农村金融的利益诉求难以进入决策层,一些政府存在对农村金融出力不讨好的疑虑,使得金融部门在很多方面始终跟不上中央的决策,一些农村金融改革政策严重偏离了“支农”的轨道。2.金融知识匮乏,人才素质不足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缺乏获取金融知识的渠道,其金融知识不足,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困难,其潜在需求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激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需间的矛盾。与城市的金融机构相比,农村金融机构的人才吸引机制缺乏有效性,在员工待遇以及相关的培训、奖励和晋升等方面都明显不足,使得很多金融人才不愿意到农村金融机构去任职,最终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3.缺乏支农利益机制新成立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面对农村信贷的大风险,国家政策在信贷利率和不良贷款率上并未给予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使得农村商业金融机构通过减少信贷投放量来控制风险,难以满足农村信贷的需求,不能起到很好的“支农”作用。[4](P84-88)4.农村贷款供需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融资需求不断地扩大。但农村融资渠道单一,且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银行都不愿意直接对农户发放信用贷款,而是将业务的重点转向了高收益的行业,使得农村贷款资金供应渠道狭窄,总量不足,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对资金的需求。另外,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农村邮政储蓄作为一种只吸储不放贷的特殊机构,它的存在从客观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因其运行特征而使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更加恶化。[3]同时,由于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放贷成本高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贷款资金发放很难。5.政策性金融投入严重不足,政府扶持十分有限新农村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支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而基础设施往往存在着期限长、金额大和资金需求政策性等方面的特征,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目前我国政策性支农业务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致使农村基础建设发展存在着相应的资金缺口。此外,在其它国家,农村金融一般都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风险的支持也予以合理的补偿,但我国的政府扶持却十分有限,政策支农职能发挥不足,从而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6.农业市场发展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两种农业风险保障方式中,由民政部门主管的灾害救济只是在特殊时期的一种保障措施,无法从根本上对农业风险起到有效的预防;只有具有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才能做到这一点,但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导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面临承保率低、赔付率高的窘境。[3]总之,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发展不足,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解决对策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就要改革现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下一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根据农村金融的特点和“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彻底改革农村金融业务首先,要破除残存的理论误区。例如,认为农民素质低,信用低;农业贷款风险高。大量的实践证明:农户特别是一些贫困农户的民主意识是很强的,诚信度是很高的;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有亏损,但也有盈利。其次,要彻底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健全农村金融组织。“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健全国有金融资产体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因此,对于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地进行改革,践行“十二五”规划指导,发挥其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作用;对于农业发展银行,在发挥政策性作用的同时,要拓展其职能范围,加强对相关农村金融的支农效用。此外,农业银行在进行“非农化”的同时,要加强其对农业经济的支持作用,切实发挥支农职能;要正确地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使其充分地发挥对正规农村金融的支持和辅助作用。同时,还要加强金融监管,加快农村金融的立法保护,使农村金融沿着化的道路安全、高效地发展。全面提升农村金融参与者素质农村金融业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前景和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水平,对于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开发农村金融产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吸引机制,拓宽农村金融人才的供应渠道和加强对农村金融从业人员培训等方法来提高农村金融业务从业人员的素质,还要通过指导,转变人们择业、观念,积极践行“十二五”规划“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鼓励金融知识人员到农村去,为农村服务。此外,农户金融知识的提高,也有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十二五”明确地指出:“继续实施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性资金支持,特别是对于非正规性农村金融组织,国家不应该不加区分的一律打压,而应该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给予民间借贷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从而让其发挥正规性农村金融组织的有益补充作用,有效解决农村金融资金供应短缺的问题。最后,对于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提出应建立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5](P4-6)4.积极发挥国家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通过和政策工具,实行定向的税收减免和相关费用补贴政策,以此来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农村金融服务,增强农村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地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村金融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推进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着眼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通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政策性农村金融体系,着重开发一些适合农民和农产品需要的以及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借鉴国外农村金融中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道路。[4](P84-88)6.切实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提升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因此,根据“十二五”规划指导内容,结合农村金融风险实际,应着手从以下几点进行解决。首先,创新农村金融担保方式,如通过引入担保中介结构等方式,切实地解决农村金融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农业特点,建立不同层次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此外,由于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因此,应当加强对农村金融立法和执法工作,提高农村金融法制建设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同时,还要加强相关机构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切实地加强对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作用。实践证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健全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则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了解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

作者:张姗姗 张欢欢 单位:兴义师范学院

热点排行榜

中国期刊网|论文发表咨询电话:

热点期刊关注

期刊快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