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联系我们
中国期刊采编中心
学术论文|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文化历史人文教育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化历史 >

地方校内文化建设的问题解析

来源:中文期刊网位置:文化历史时间:13-05-28 08:57

校园中的任何活动都受到社会主导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整个大学在社会变迁中不断完善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化过程。[5]网络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校园人”的价值取向也势必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调查资料显示,66.1%的被调查者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2小时,23.3%的学生上网时间为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的占7.0%,6小时以上的占3.6%。进一步的调查发现,68.1%的被调查者上网是为了“听、看电影”以放松心情;57.2%的被调查者是为了“浏览、扩展课外知识”;55.6%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聊天”。从中可见目前网络对“校园人”的影响,大学可借助校园网平台,利用网络文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课堂讨论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校园文化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学生的层面,其内容是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而目前“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成为学生思想观念和素养养成的主要路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校园“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为:课堂讨论、组织演讲、上课、个别谈心、新闻事实等,而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为课堂讨论和组织演讲。校园“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应该形成体系,采取多种形式,这样才能达到“化人”的效果。(2)新疆高校墙报是宣传团结的主要载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生活习惯、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宣传民族团结就成为校园“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又由于新疆所处的独特的位置和“三股势力”的渗透,使得反分裂教育也成为“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目前新疆校园“主题思想教育活动”除了以课堂讨论、组织演讲、上课等形式进行外,还常常以校园墙报的形式展现出来。调查数据显示,76.4%的被调查者认为,校园墙报的主要内容为“民族团结”;近60%的被调查者认为,“反分裂”是校园墙报的主要内容。可见,对于新疆高校来说,墙报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宿舍文化是影响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宿舍是一小部分同学聚集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场所,宿舍内部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宿舍文化对学生的素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认为宿舍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德素质方面的高达72.8%,表现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占61.2%,表现在思想素质方面的占57.4%。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宿舍文化,把学生宿舍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基于行为规范的分析。包括以下两方面:(1)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在校行为影响较大。制度文化主要是学校有形的规章制度和无形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实施,反映了学校科学的水平,是校园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认为各项规章制度对自己影响很大的占21.6%,影响较大的占43.6%,影响不太大的占29.6%,几乎没有影响的占5.2%。可见,目前学校的规章制度已对七成“校园人”形成了约束。(2)学校对违规行为处罚严格。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是高校培养目标的规范化的标本。要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制定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的日常规章制度、规范、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迟到、早退、作弊等行为是目前大学校园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学校一般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处罚比较严格所占比例最高,为42.8%;认为非常严格的占38.1%;认为不太严格的占14.8%;认为不严格的占4.3%。严格严密的制度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教育“化人”有章、有序和有效,[3]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严格的制度训练,进入社会以后才能严格遵守社会规范。

新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文化内涵及发展了解不足。校训、校徽、校歌是学校精神的浓缩,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传统,对校训、校徽、校歌的掌握是对学校文化内涵最基本的了解。但从调查结果来看,知道学校有校训、校徽和校歌的学生占比分别为90.1%、83.4%和51.0%。对所在学校校训、校徽、校歌意义了解一些的占到71.1%,完全了解的占21.8%,完全不了解的占7.2%。在对校史的了解程度调查中,完全了解所在学校校史的占13.7%,了解一些的占78.9%,而完全不了解的占7.4%。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了解不足,不利于学校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利于学校的“化人”过程。2.校园文化活动收效甚微。新疆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表现为学术讲座和社团活动。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经常举办一些学术讲座活动。数据显示,28.4%的被调查者认为该活动对自己很有帮助,37.7%的人认为帮助不是很大,21.8%的人认为没什么帮助,还有3.5%的人从来不参与该类活动。可见,校园学术活动的成效并不令人满意。学生是学校社团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活动要想顺利进行,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校园社团活动的学生占29.3%,偶尔参加的占48.4%,很少参加的占17.6%,而从没参加的占4.7%。各种社团活动可以有效传递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但经常参加的人数不到学生总人数的1/3,说明新疆各高校社团活动还需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

(二)价值取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社团组织活动单一化、同质化。学校中的各类社团活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团活动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锻炼学生组织、策划、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冲破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促使大学生及时吸纳和更新专业知识。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社团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美育、、和历史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升华学生的精神文化。调查数据显示,新疆各高校的社团组织活动以健身、文学和志愿服务为主,由于社团活动的内容没有新意,未充分体现本校校园文化的特色,致使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师生间缺乏交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传递。“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光荣职责,学生也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6]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4%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跟教师进行交流并且经常讨论问题,65.1%的学生不经常与教师交谈,而12.5%的学生从不与教师交谈。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容易导致二者之间产生隔阂,既不利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以致当学生出现某些问题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

(三)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大学的文化品格与“校园人”的人格紧密相连。只有大文化,才能培养出大品格、大人格;只有在特殊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才能培养出众多各具特殊优良品质的人才。这种“大文化”指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大学校园的价值文化体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人的自觉追求与创造建设而成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的必要性的调查中,63.1%的人选择了“很有必要”,28.4%的人认为“有一定必要”,6.7%的人选择“没有必要”,还有1.7%的人选择“不清楚”。大多数人选择了很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校园人”在其“大文化”上存在的缺陷。“你上大学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如何选择”的调查数据(见表6、表7)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一结论。2.民族意识相对较强,政治意识相对较弱。由于宗教信仰、社会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眼界和见识都只局限于本民族事物,对时事政治不感兴趣,其政治意识也往往比较薄弱。少数民族由于受外来文化干扰少、分布范围小,民族成员大都有一种文化危机感,因此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意识就显得较为强烈。民族意识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拥护,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对其他民族的成员难以吸收和接纳,这也阻碍了本民族与其他群体或者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新疆高校50%以上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之中,因而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保护和认同意识;同时其中一部分人认为汉族文化或者现代文化对本民族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同化”,因而就更加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阵地。这突出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不容半点非议和争论,坚持本民族的信仰,保持民族的风俗以及生活习惯;在校期间,一些学生只与本民族同学进行交往,形成一个封闭的小集体,等等。

构建新疆高校校园文化体系的路径

(一)国内外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启示1.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美国校园文化建设为例,美国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个人的能力,帮助个人追求幸福”,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国家需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相比之下,就可以看出二者的侧重点不同。美国的高等教育更注重个人的发展,把个人的需要作为培养的目标,使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更注重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降低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另外,我国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索如何更好地将国家、社会与个人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我国高校主流价值观与韩国相比不鲜明。孔子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儒家思想在韩国大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以韩国成均馆大学为例,其校训“仁、义、礼、智”充分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办学理念。在该校的《章程》中明确规定:“该校法人是根据大韩民国的教育理念和儒教精神实施高等教育为目的的。”学校校规进一步说明:“本大学在教授和研究学术的深奥理论和应用方法的同时,以儒学思想为基础,陶冶民主教育理念和处世人格,从而达到培养国家人才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学校还把儒学规定为学校学生的基础选修科目之一。实践证明,鲜明的办学理念更有利于培养价值观明确的高素质人才。

(二)新疆高校构建校园文化体系的路径1.挖掘学校特色,铸造校园精神文化。大学的特色是在一定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所逐渐形成的个性风貌,它源于大学的本色。本色即本质与规律,遵循大学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大学就可以办出特色。有特色就有优势,有优势就有实力,有实力就有发展。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命的源泉,它既要传承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又要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既要有共同形态的普遍内涵,又要有明显的地域民族色彩。在国内外教育发展史上,很多中外名校始终坚持和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并由此透射出独特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陶冶和启示着一代又一代“校园人”。因此,新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培养首先应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其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尊重学校发展历史、各民族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形成“古今融合”的特色文化体系;其次还应从各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办学优良传统、学科特点、办学优势、人才类型和人才结构,确定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只有在立足于这种特殊要求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挖掘学校内部的各种潜力,提升学校的品位与水平,提高师生员工的素质,促进教师立业、促进学生成才。[8]2.凝炼学校特色,铸造校园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校园精神文化。因此,国内外许多著名高校都把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学校文化品质的重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新疆高校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校重视和宣传不够、组织活动单调、没有吸引力等。因此,学校应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除了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外,还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文化活动。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增强自学能力,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其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另外,在新疆高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更应注重加入人文教育的内容,使其与“反分裂”相结合。力求举办的活动体现新疆多民族共存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最终学会做人。校园行为文化正是通过一系列高层次、高品位的活动,展示学校的整体风貌和综合状况,彰显出特有的校园精神,最终起到对广大师生产生陶冶、感化的作用。3.借助对口支援,有效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大学领导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实现着他们的大学文化理想。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国家针对新疆高校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每年都会派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学府的专家学者对新疆高校进行对口支援,这是新疆高校与内地高校进行文化、学术交流的良好契机。借助这一契机,受援学校的教师与学生感受到了“名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借助这一契机,支援学校的教师带来了“名校”的学术前沿和人文精神。但这一交流层面在大学校长与书记之间却存在一定的缺失。教育部门应为新疆高校领导去内地知名高校挂职,感受校园文化、学习管理经验,为形成新疆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高校管理模式开辟通道。通过“顶层设计”、“中层交流”、“底层参与”的全方位体系,打造新疆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

作者:鞠文雁 钟小菡 马文华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热点排行榜

中国期刊网|论文发表咨询电话:

热点期刊关注

期刊快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