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联系我们
中国期刊采编中心
学术论文|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文化历史人文教育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药卫生 >

眼内炎医治方法及治疗时机探析

来源:中文期刊网位置:医药卫生时间:13-05-28 09:03

各组经过相应治疗后,第1组9例患者中视力提高者7例(77.7%),视力无改善者2例(22.3%);第2组8例患者中剜除眼球内容物者1例(12.5%),视力提高者4例(50.0%),视力无改善者3例(37.5%);第3组8例患者中视力提高者5例(62.5%),视力无改善者3例(37.5%)。3讨论眼内炎发病急,是上较凶险的致盲疾病,早期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我们认为眼内炎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明原因的眼红,痛,畏光,流泪。(2)视物不清,视力下降。(3)角膜水肿,房水浑浊,前房积脓。眼压,大多数眼内炎的患者眼压正常或降低[1],但后期玻璃体炎症得不到控制后眼压会持续升高。引起角膜内皮水肿,甚至失代偿。(4)眼底镜下玻璃体内脓性渗出,眼底窥不清。(5)超声波影像学检查:可见均匀一致点状致密玻璃体混浊[2]。外伤性眼内炎是外伤后导致眼球萎缩的主要原因[3],黎晓新等[4]报道开放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为7.0%,在可达30.0%,主要是异物引起。在25例眼内炎的患者中18例为外伤后出现眼内炎,年龄相对较轻,男性患者居多。

外伤性眼内炎一般发生在伤后36~48h内[5],症状主要为突然出现眼红、痛,视力极剧下降,前房内积脓,严重者玻璃体腔内浑浊或积脓,呈黄白色反光[6]。有的外伤性眼内炎发生在伤后1周左右,炎症突然加重,称为迟发性眼内炎,主要为晶体或玻璃体内存留睫毛异物引起[5],症状较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是手术极具破坏性的并发症,一般在术后2~6d出现[7],对视力损害明显,甚至于下降到光感。由于致病菌容易在人工晶体表面残留,炎症控制较难,患者一般出现眼红、眼痛、流泪,视力下降明显,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内可见积脓,晶体表面可见纤维素性渗出,眼底窥不清。对于玻璃体腔注药的患者,眼内炎一般发生在术后2~3d内,患者一般术后第1天视力提高明显,突然出现视力极剧下降,严重者下降致光感,眼红、痛症状不明显,前房少见积脓,主要为玻璃体腔内脓性渗出明显,眼底窥不清。

目前临床上眼内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3种:(1)静脉点滴给予抗生素,全身应用抗生素不仅能增加眼内的药物浓度,同时也减少了局部用药对眼组织产生的损害[8]。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要求,眼组织通透性好,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小[8]。万古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定、喹诺酮类效果较好,而氨基糖甙类眼内渗透性较差[9]。(2)眼局部用药,包括球结膜下注射,球后、半球后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对于早期症状轻微的眼内炎患者可进行球结膜下、浅眶区注射。但是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生理屏障作用,阻碍了药物从血液渗透入眼后段[10],玻璃体注射抗生素成为早期治疗眼内炎的方法[11]。万古霉素、头孢呋辛类头孢霉素成为玻璃体腔内注射的首选药物。(3)玻璃体切除术,手术的目的为清除原发灶,挽救视网膜,保护视功能。对于药物治疗不敏感,视力较低患者,应及早给予手术治疗,切除玻璃体要彻底,有时需要切除晶体,人工晶体眼需要取出人工晶体,以免致病菌在晶体中残留。眼内炎是葡萄膜、视网膜的化脓性炎症,眼球对感染的的抵抗力较差,各种方法单独使用很难控制感染的发展。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对25例患者治疗方法、治疗时机的分析可见,抗生素的全身应用并不是治疗眼内炎的首选治疗方案,眼内炎持续时间越长,眼内结构永久性损害的可能性越大[12]。在单纯全身用抗生素治疗组,1例患者由于眼内炎得不到控制,最终剜除眼球内组织。目前认为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治疗眼内炎的最有效方法[13]。尤其在玻璃体腔内可见积脓的患者,早期发现后,立即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生素控制病情,尽快实行玻璃体切除术,彻底清除致病菌,控制炎症发生,对维持视功能、恢复视力是极其重要的。

作者:张薇 曾瑾

热点排行榜

中国期刊网|论文发表咨询电话:

热点期刊关注

期刊快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