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联系我们
中国期刊采编中心
学术论文|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文化历史人文教育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科学 >

大学技术转移转化政策比较研究

来源:中文期刊网位置:经济科学时间:21-05-28 17:30

  摘  要:大学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转移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的关键环节。通过大学技术转移现状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政策对大学技术转移的作用。比较分析主要国家政策体系的特点,总结政策设计、实施对大学技术转移的影响,提出优化技术转移机构、创新环境、产业发展、利益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知识产权
  
  技术创新是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积极的鼓励创新的政策,为创新体系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大学是科学论文和专利的重要来源,也是政府研发投入的重要接受者,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成为政策关键的着力点。通过对现状和政策的比较研究,总结借鉴各国大学技术转移转化的经验,提升我国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能力。
  

  1 技术转移转化现状

  
  全球创新活动非常活跃,专利等创新成果连续多年持续增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创新者在提交了330 万件专利申请,增幅为5.2% 。企业仍然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大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专利局(EPO)数据显示:2018年,欧洲国家的专利 71% 的申请是由大公司提出,20% 是由中小企业和个人发明家提出,9% 是由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提出。
  
  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需要企业在生产中应用,产学研有效的技术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北美大学技术管理者协会(AUTM)研究显示:2018 年,受访机构共申报17087 件专利,美国申请专利数量的 2/3。828 项新产品进入市场,标志着技术转移已经成功。在大学知识产权基础上,1080家初创企业成立,五年来增长18.8% 。从1996 年到2017 年,技术转移为美国工业总产值贡献1.7 万亿美元,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8650亿美元,提供590 万个就业岗位支持。日本大学技术转移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日本的大学特许权使用费超过了30 亿日元。2013 年以后,股票相关(股票期权)的收入也超过了1亿日元。
  
  根据美国和日本等大学技术创新活跃的国家的情况,产业化是大学的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技术转移为大学的创新成果带来了更多的附加值,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技术转移政策设计: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公立大学的研发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研究成果的所有权毫无争议的属于政府。这种体制制约了大学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也限制了企业应用和推广技术成果。各国普遍面临研究成果应用效果不好的局面,通过政策鼓励技术创新的产业化是一致的目标。
  
  2.1  美国
  
  1980年12月,美国拜杜法(BayhDoleAct)获得立法,成为一项联邦政府资助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法案。这一法案改变了原来强调联邦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所有权,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成果向企业转移,最大限度发挥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这一法案为其他西方国家的技术转移政策树立了典范,一些国家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经过历次修订,相关政策集中体现在美国专利法第18 章(35 U.S.CodeCHAPTER18)。相关政策的着力点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明确政策目标。促进联邦资助的研究成果更加充分的利用, 促进企业与大学等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第二,成果处置权力。明确大学等非营利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联邦政府披露研究成果,在合理的期限内保留对研究成果的所有权。在没有机构同意的情况下,联邦政府不能向第三方提供技术使用的许可。第三,政府介入权力。在无法有效使用研究成果等情况下,政府有权拒绝技术使用者排他性使用技术。第四,美国产业有利。有利于美国产业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技术使用者可以授予其他企业技术的使用权。第五,保护和管理。政府具有在国内外通过合同保护和管理研究成果的权力。
  
  2.2  日本
  
  1998年8月,《关于促进大学等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向民间企业转移的法律》(简称《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TLO 法)》)开始实施。这一法律与美国《拜杜法》相似,目的是促进大学等机构的技术成功向其他部门转移,同时也激励大学技术创新活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大学技术转移还在其他法律之中有所体现,例如《产业技术力强化法》《中小企业等“经营强化法”“科学技术基本法”》等。政策还体现在指导具体落实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例如《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和《实施特定大学技术转移项目的指南》等。
  
  相关政策的着力点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明确权利。明确国立大学技术研究成果专利权、特许使用权等的登记和转让的权利。第二,规范行为。对国立大学技术转移机构进行规范,包括财务审计制度、土地和设备购置和雇员管理等。第三,优惠支持。对于中小企业接受技术转移方面,给予税收、债券发行和信托等方面优惠政策支持。
  

  3 技术转移政策的成效及问题

  
  技术转移对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一方面解决政府公共资金资助项目的闲置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企业是否需要外部力量参与研发的问题。技术专业政策以专利的所有权为中心,激发了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活力。同时,由于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制度的多样性,技术转移政策成效和问题并存,需要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3.1  维护公共利益
  
  《拜杜法》从政策层面鼓励了大学的创新、创业活动,主要体现在大学专利申请的数量和授权转让获得的收入。政策的导向实施的效果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焦点集中在是否有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企业对专利权的独占阻碍了研究成果惠及更多人, 消费者不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产品。从以往研究来显示,相关政策鼓励了商业利益和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穷人、病人等弱势群体受到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不利影响,专利保护的复杂程序也使病人错失了获得药品的机会。
  
  3.2  鼓励科技创新
  
  通过商业利益激发了大学科研人员创新成果披露的意愿,技术转移政策带动了专利申请和获批的数量。同时,政策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政策实施后专利的质量和授权的平均收益都在呈下降趋势。政策激活了更多质量差的专利申请,这些专利原本就商业化价值不高,这些研究成果仅仅是达到了合格专利的要求,与能够达到商业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政策引导政府资助研究向更容易申请专利的应用研究倾斜,基础研究没有获得更多政策的支持,削弱了科学研究的可持续性。企业专利保护阻碍了后续的创新,专业保护进一步增加了使用研究成果的经济成本和交易成本,排他性的权力阻碍了其它科研机构共享最新研究进展。
  
  3.3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技术转移政策带动了新兴产业发展,美国大学与新兴产业合作最成功的例子体现在生物技术领域,生 物制药产业重大创新都来自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例如,著 名制药企业罗氏子公司基因泰克 (Genentech Inc.)的抗癌药物。相对这些新兴产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技术转移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这 些产业获得利润率偏低,对技术转移的激励作用较小。一些研究对技术转移在不同产业的差异提出质疑,新
  
  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研发失败的成本由政府承担,而创新获得收益由大学和企业的利益集团获得。因此,政府在研究经费分配这一环节就要综合考虑不同行业的差异。需要协调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不同平均利润率行业之间的管理,才能更有利于创新体系整体的发展。
  
  3.4  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随着美国技术转移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制定了相似的政策,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制定了专门受到公共资助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法案。从发展中国家的实施成效来看,并没有发挥出期望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对大学创新研究的资助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和经济效益的项目较少,技术转移的来源不足。发展中国家缺乏承接技术转移的商业环境,国内企业对后续商业化的研究开发缺乏足够投入,难以最终实现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 这些国家的大学教师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不高,研究成果闲置情况并不明显,政策的激励作用发挥的并不明显。
  
  3.5  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技术转移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积极作用,一些研究显示大学带动了周边地区创新的活跃和产业集聚, 进一步带动了就业和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政策的关键减少研究项目受到政府的限制,直接融入当地经济和适应市场需求。政策的宏观效应也存在一定争议,焦点在于政府的资助项目受到财政状况的影响,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政府增加投入的结果,不经过技术转移,直接资助企业研发同样能够到达鼓励技术创新的效果。
  

  4 对我国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国正在推进 “一流大学”建设,支撑创新驱动战略是主要导向之一。为了促进大学的科研成果发挥更大贡献,需要从政策层面推动技术转移转化。
  
  4.1  进一步重视公共利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体现在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要服务于人民。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新冠疫苗等产品已经成为全民共享的公共产品。在通过专利等方式保护相关知识产权的同时,进一步鼓励科研成果开放共享,必要的情况下采取政府介入的方式参与成果的使用,把公共利益放在较商业利益更加优先的位置。4.2  加快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政策的关键环节是知识产权的管理,专利申请与保护已经催生了技术转移办公室(Technolo- gyTransferOffice)等专业部门的发展。国内已经成了重点大学为依托的技术转移中心,从多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中心需要加强专利的选择、营销和商业化工作,进一步提高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质量和降低管理成本。在政府资助出现波动的情况下,能够重复利用专利特许权吸引更多企业资金资助研发工作。实现研究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和应用的市场化,实现从提供技术方案和服务和向提供商业方案和服务的转换和提升。
  
  4.3  进一步完善利益激励机制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技术转移政策推动商业化导致了大学科学研究的功利化。各方围绕商业利益出现日益增多的纠纷,大学、科研人员、企业和技术转移中心等围绕专利权的诉讼影响了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政府资助项目的资金安排,理顺的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机制,鼓励大学和科研人员成为受益者。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初创企业的建设,专利等商业收入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经费的补充,也能够促进和改善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就业机会,积极效应超出了企业盈利的范围。鼓励私营企业承接技术转移,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技术创新的商业价值,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能够起到减税降费等政策同样的积极作用。
  
  4.4  支持向中小企业的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政策鼓励专利授权的商业价值最大化, 技术转移中心更加重视转让价格和预期收益更高的技术专利,更愿意与商业投入持续的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作为区域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资金发挥带动整个地区技术要素流动的作用,也要发挥支持向中小企业技术转移的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主要依赖于母国的技术研发,本国中小企业的技术扩散作用更加重要。鼓励技术转移中心向中小企业发布、披露技术信息,政府支持的技术成果优先授权中小企业使用,对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援助服务,加大技术转移的培训、创业指导工作。
  
  4.5  充分考虑政策系统性影响
  
  技术转移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短期的商业利益容易忽视了其它方面中长期的影响。技术转移政策发挥作用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需要从系统、全面发挥政策作用。美国技术转移活跃的学校集中在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创业型大学,推动创业型大学建设是技术创新和转移的来源,鼓励创新创业精神比强调商业利益更为根本。长期的科研伙伴关系是维系技术转移的纽带,政策需要进一步向合作研发的商业化过程扩展。技术转移政策与知识产权的其他相关政策互为补充,技术政策与产业政策等相配合才能发挥更好作用。
  
  总之,技术转移政策积极和消极作用并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最终把公共资源投入发挥出 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潘启勇.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0,(21):120-121.
  
  [2]王建仙.基于驻场制的美国高校技术转移队伍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20,(10):46-49.
  
  [3]刘冲.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创新及与专业机构合作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0,(17):159-160.
  
  [4]高月.技术转移中的专利制度问题中美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
  
  [5]许庆瑞,李杨,吴画斌,等.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下的技术转移,哪种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 [J].管 理工程学报,2020,34(04): 196-206.

热点排行榜

中国期刊网|论文发表咨询电话:

热点期刊关注

期刊快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