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联系我们
中国期刊采编中心
学术论文|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文化历史人文教育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人文教育 >

浅谈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学习方式

来源:中文期刊网位置:人文教育时间:21-05-31 16:52

  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 职业学校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 所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 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的持续发展。因此 , 本文首先对目前中职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现状与学习任务进行分析 , 其次对中职学生应当掌握的学习方式与如何在教与学中形成这些学习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自主;探究;合作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且知识点庞杂,教学时间受限, 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具备一定数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学生,就需要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教”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学习方式,“学”中能将其融入整个数学学习中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并对其他专业学科起到助力的作用。
  

  一、当前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现状

  
  相关数据表明,中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缺少对学习方式的重视,导致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薄弱,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比如课前没有预习,不清楚课程的重难点,课堂上对学习内容“死记硬背”,不理解课程的知识点,理不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主动提问,变成了“听天书”,“照猫画虎”, 学习被动,遇到没出现过或较难的问题,常常等着下次课老师讲解。出现以上这些现象,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主观上的积极性, 不会深入问题研究,不会一起讨论。所以,要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水平,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目前中职数学的学习任务与掌握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教育部提出,中职学校的学生需要“提高在数学上的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为学生学习职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把握主线,精心设计教学,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主动性,提升自信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三、中职学生需要具备的数学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方式
  
  1.用专业的教学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同 ,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
  
  中职数学的任务目标之一是“为学生学习职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但在教学中,学生认为,数学与职业技能两者是没有关系的。但事实上,学生通过对数学的学习,一方面是获得了职业技能必备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学生能够去探索、发现、解疑、归纳、推广,并将这些方法嵌入专业学习中去。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数学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深刻理解课程标准,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时间,精心规划学习任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布置教学内容。课前采取填空、作图、列表等方式,布置少量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课堂上,一要精讲,教师既能简单描述又能阐明本质,使学生对教师的讲解能够形成“通俗易懂”的观念; 二要精问,教师把握课堂节奏,舍得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才有充分的时间理解知识、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答疑时,将问题分解,在学生答疑过程中,学会解析, 使学生在被同化和顺应过程中汇总自我调节,促使学生的认知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自发地构建自我学习理论,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时,可以指导学生列出一个函数, 如 y=x2,发现自变量每取一个值,经过代入运算,也就是经过f 的作用,都会得到一个值,这个值就是应变量能取的,提出问题: 自变量可以取哪些值?应变量可以是哪些值?引导学生分别将它们构成集合 A 与 B,从而理解“f:A→B,从集合 A 到集合B 的函数”这句话的含义。
  
  2.用健全的评价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受到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知的直接影响。这个阶段的学生是一个要强却又敏感的群体,中职学生尤为明显。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视为其成功的评价标准。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的体验,这指的是教师在完成课前、课堂两个阶段的目标后,需要适量布置课外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反复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中来获得认可。
  
  (二)探究学习方式
  
  在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 , 引导探究学习
  
  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设置认知冲突。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学生通过不断地将其与新信息进行交汇、碰撞,使自己在新旧知识矛盾中融汇、冲突中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二设置悬念。悬念的效用在于能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悬念的设置可根据知识形成的逻辑和认知的层次,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充满期待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为揭开悬念而积极探究。
  
  如教学“等比数列”时,引出例子,“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 假设其厚度为 0.1 mm,那么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 51 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是多少?”有的猜测 1 m,有的猜测 10 m,有的猜测房子那么高……学生在回答时,相互切磋,并伴有不可思议的结论,这样学生自然进入情境,教学效果也会增强。教师回答纸的厚度将比地月间距还要厚,学生情绪更高昂,好奇心更强,也为通项公式的推导设置了悬念。
  
  2.应用思维导图 , 引导探究学习
  
  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全面了解一节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建构思维导图,使学生按照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发现知识点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为高效化。
  
  例如,在预习“向量的概念与表示”时,可以将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 平面向量中特殊向量是什么 ? 向量与向量之间有几种特殊关系?等内容构建成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设计好自主预习的任务,让学生整体上把握内容结构。
  
  (三)合作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适度合作交流,可以提高认知效率。为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学习机会,使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使之成为有效学习的方式。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
  
  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合作学习?有利于产生“冲突”的、有价值的内容,或是多数学生觉得困难的,个人难以全部完成的内容。如“一个角是锐角是这个角是第一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正确吗”“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是 0.5 吗”“向量的坐标表示”等内容比较适合合作学习。
  
  2.创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学生的合作小组规模,以 4 人左右为宜,小组的搭配不能固定不变,应根据不同的合作学习内容进行分配,并且分工要明确,强调每位学生的责任,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有足够的表现空间,使合作能顺利进行,形成良性团体。
  
  3.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合作学习离不开独立思考,没有了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也就达不到它的有效功能。通常,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是自己面对,而当一个人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才需要寻求帮助, 与人合作。因此当出现问题时,教师适当地“保持沉默”,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进来, 组织讨论。
  
  例如,在教学“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时,以 4 人为一小组,按“10 次”“20 次”“30 次”“40 次”进行四次硬币抛掷试验,2人负责抛掷硬币,2 人负责记录数据,然后每人统计一次试验中的“正面朝上”的比值,并说出各个小组的结果。学生会发现比值并非是 0.5,颠覆原本的认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我们算出来的不是概率?”“概率是什么?”“计算出来的比值是什么?”,之后教师引出概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理解了概念,而且教师也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 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有赖于教师对自己、对学生、对教学内容、对教学环境等因素有了充分了解和认识之后,对教学全过程的进行全面且合理的设计。“备课”质量的提升必然会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大勇 . 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9).
  
  [2]李福全 . 关注探究过程 , 体验数学学习过程 [J]. 亚太教育 ,2019(3).
  
  [3]曹兴军 . 经历探究学习 , 提升思维品质 [J]. 数学教学通讯 ,2016(7).
  
  [4]梁鸿凰 .“少教多学”模式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9).
  
  [5]崔慧杰 . 合作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4).

热点排行榜

中国期刊网|论文发表咨询电话:

热点期刊关注

期刊快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