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联系我们
中国期刊采编中心
学术论文|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文化历史人文教育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人文教育 >

现代技工教学文化建设解析

来源:中文期刊网位置:人文教育时间:13-05-28 08:59

对于特色方面若要有所创新,在学生实践活动及社会道德与责任感方面有望争取突破。技工文化建设参与主体有待平衡技工教育文化建设是多方参与共同作用的过程,由一定的文化类型构成,主要体现于各式各样不同类型文化的渗透,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别是技工院校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技工教育文化起着决定作用。技工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一般以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为导向,以培养企业所需要技工技能人才,但从所调研的技工学校来看,与行业、企业合作层次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仅限于一些学校的若干专业领域,尚未形成技工教育文化共同体。技工教育合作办学的各主体中,在政校企合作方面,企业参与技工教育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有限,有些甚至只能提供实习基地或实习岗位。在调查企业参与方式中,47%的人认为,是提供实训实习基地或岗位;38%的人认为,参与技工院校文化活动的开展。政府作为文化建设的领导部门,尤其是资源调配方面表现的力度要加强,而政府在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中主要做的工作,53%的人认为,制定纲领性的政策指导;36%的人认为,提供经费支持。这说明在政、校、企联合作用于技工教育时,虽其地位与作用在技工教育发展过程中是有差异性的,但是就联合作用的内容与程度而言,尚没有达到文化引领层次的交流,从而发挥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广州市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的归因分析

(一)文化建设工作规划不够系统学校发展往往以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的目标为牵引,如学校招生数、专业设置、师资匹配、校舍建设等均有明确的量化数值指标,但在文化建设量化指标方面显得薄弱。因为文化的影响价值具有延时性,它的效用不会立竿见影,因而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会显得力不从心或没有即时的成效感,多数对文化建设仅停留于理念与认识层面,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文化的内涵、特征及规律,也不会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当中,作为学校文化发展的蓝本,也就失去了在一定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背景下积极地开展文化建设的指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在校师生对文化建设的热情,导致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文化建设工作规划不够全面与系统。(二)文化建设基础能力不够强大文化建设基础能力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有实质性的、可视化的物质基础设施,有学历层次、教龄年限、专业领域等匹配的人才队伍,有实力强硬的合作单位等内外兼济的能力建设。文化建设基础能力是文化建设资源优厚与否及资源综合运用的重要体现,只有当文化基础能力的软硬件合理调配,才能共同形成强大的文化建设基础能力。真正的强大是具有生命力、感染力的文化“,创新是一个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技工教育文化建设源源不断的动力。因而在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应纳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方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发展。因为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缺少创新,文化建设不能真正地腾飞,导致文化建设基础能力的弱化。另一方面,基础能力建设主体的主观意识与主观行动能力,对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能力发挥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州市技工教育文化建设者主体意识已经提升到一定层次,但建设落实的实践能力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薄弱,也体现出文化建设基础能力不够强大。(三)文化建设人本意识不够浓厚技能教育的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专业标准”规范着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属于科学世界的教育内容,一味地追求科学工作世界的教育,将会导致“人”化,缺乏日常生活世界的生机。正如杜威所言,“对很多人来说,‘谋生’和他们所谓‘过生活’是很不相同的经验模式。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的任务是使快乐的情境普遍化,以便每个人在谋生时都过着生活,并且享受他的生活。学校教育功能在于使个人发现一种职业或职业中心,不论在职或不在职,他都能围绕这个中心组织他的生活”。[1]在技工教育过程中突出工作能力、工作过程、工作情景等职场专门化的训练,导致技工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以攻“职”为中心,以学“器”为目标,易于将“人”与“职”、“器”本末倒置,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因而,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与行为,不要因为“文化”而“文化”,为“活动”而“活动”。在组织技工教育文化活动时,要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构建以教育主体与教育参与者快乐的活动情景,使得文化精神“悄然无声”地渗透。(四)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不够合理文化建设机制是文化建设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整体,就目前所考察的情况而言,尚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主管部门专门化进行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使得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任务分散到各部门,难于统一落实。从文化建设的计划、组织、控制等过程来看,分散的各运行机制缺乏高效协调与沟通,使得文化建设缺乏有组织、有系统的建设机构,导致文化建设计划难以真正有效的实践。尤其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使得文化建设各运行部门产生相互推诿及各行其事的现象,难于科学化地发挥文化建设机制的合力。

广州市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探讨

广州技工教育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加快建设富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技工校特色的现代技工教育文化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战略使命。(一)科学论证,优化文化建设规划学校发展需要宏观战略指导,加强学校发展规划并确定阶段性目标,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要将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年度”或“阶段性”规划工作。在明确学校发展定位时期,认真学习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建设精神纲领,“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为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与办学水平,注入企业行业先进文化要素。同时,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文化建设理念,加强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以文化建设问题为出发点,探索出适合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为文化建设科学化提供坚实的保障,强化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前瞻性研究和系统规划。(二)合理安排,活化文化建设机制机制是指一事物的构成各要素、功能及相互作用关系。文化建设机制是指在文化建设活动过程中,以文化建设宗旨为指导,将文化建设活动各组成要素条块化分解,理清其功能,明确其相互关系,并以专门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能与责任。专门的文化建设机制从文化建设活动蓝图、实施、控制、评价、再运行等循环管理过程中,做到运行有致,条理清晰,灵活应变。在落实文化建设方案时,各部门间责权明确,相互协调,真正将文化建设从文本层面转化为实践行动。调动各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重点突出师生间的配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提供政策保障,实现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机制的协调发展。(三)明确内容,量化文化建设指标文化建设是以一定的活动内容为载体的,广州市技工院校在开展文化建设活动过程中,主要从思想道德方面开展公益活动、健康活动,从技术技能方面以技能比武为切入点,而文体方面则表现为汇演、节等,相对于其它城市兄弟院校而言,这些对于广州的技工院校来说,已经进行地有声有色并已经相当成熟了。技工院校在自主探索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使整个活动过程按照明确的指标进行,包括确定活动主题、实施活动方案、监管活动行为、评价活动过程等,尤其是评价活动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如对活动资源利用评价、对活动切实效果评价、对活动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创新之处评价等。系列的活动内容只有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行为、科学的管理开展,才能真正地将文化建设活动落实到实处,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四)归纳提炼,内化文化建特色技工教育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应体现于“创新”二字,创新是任何组织机构赖以生存的灵魂。创新式技工教育文化体现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行动,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效益,人人有口碑,提升文化穿透力,扩展文化辐射力,使“特色”深入人心。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尤其应注重发展创新能力,使整个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创新文化建设体系,将学校文化建设分为各个子文化体系并支撑整个文化体系,丰富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优化文化管理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

作者:肖慧媚

热点排行榜

中国期刊网|论文发表咨询电话:

热点期刊关注

期刊快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