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联系我们
中国期刊采编中心
学术论文|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文化历史人文教育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社会 >

马克思的唯物论与伦理学诌议

来源:中文期刊网位置:哲学社会时间:13-05-28 08:40

马克思的物质本体论有三个特性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都把本体论作为自己的基点,失去了本体,其思想将会置于悬空状态,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哲学史上的本体论一般是指关于“有”或“存在”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急于解决工人运动的现实需要,更加注重哲学的社会功能,无暇进行纯学术的本体论研究,因而在他们的著作中没有明确使用过“本体论”一词。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断定马克思的哲学没有本体论。[1]那么,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及其特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虽然早有人作过回答,但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议。其中包括马克思哲学究竟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以笔者之见,无论在学意义上,还是在发生学、学意义上,马克思都不承认精神实体的终极优先性,而是坚持物质实体的终极优先性。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即属于唯物论,而不是唯心论。唯物论的思维原则是客体先于主体、存在先于思维、事实先于价值。这个“先”,是时间之先与逻辑之先的统一。具体点说,就是自然界先于和久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先于和久于个人生命而存在;道德事实先于道德认识和道德价值而存在。只承认世界的物质优先性,还不能把马克思的唯物论与旧唯物论,包括唯物论区别开来。为了与各种唯心论和旧唯物论划清界线,还必须明确马克思唯物论,即物质本体论的三个特性:一是辩证性。也就是既承认物质对精神的优先性和决定作用,又承认精神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反作用。二是历史性。它不仅能将唯物论贯彻到自然领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而且能将唯物论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三是实践性。这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社会交往性和价值追求性。将马克思的唯物论与其特性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和“实践唯物论”三种表述。应该说,这三种表述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及其特质的正确表述,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强调的特点和重点不同。这三种表述不应该是对立关系,而应该是互补关系。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一样,实践唯物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马克思哲学和伦理学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统一起来的基础。实践唯物论突出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性,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马克思哲学称为“实践哲学”。国内外学术界在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理解上,曾经长期强调其辩证性和历史性,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其实践性虽有提及,但只是在认识论范围内提及,而没有将其实践性与本体论联系,没有把实践性作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特性来看待,因而没有明确使用“实践唯物主义”的概念。这一理论失误导致的后果就是对人的主体性及其价值追求重视不够,也是人道主义问题、价值哲学问题以及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都不能在马克思哲学中找到逻辑依据。正是在这样的学术和历史背景下,人们提出了重新阅读和诠释马克思哲学原著的任务,包括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及其特质的新理解,由此而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课题。一些学者专注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也不能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在马克思看来,伦理道德的真谛和意义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因此,只有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即实践唯物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许多伦理学难题才能迎刃而解。比如,“善与恶的关系问题是道德理论的基本问题;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道德规范的基本问题;知与行的关系问题是道德活动的基本问题;荣与辱的关系问题是道德的基本问题。总起来说,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善与恶、义与利、知与行、荣与辱的关系问题。”[2]离开实践仅从抽象概念或命题上来争论这些问题,很难得到圆满解决。实践活动及其与人、社会、自然、信仰的关系,以及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实践精神都参与实践过程的情况表明,只有从实践活动及其主客关系出发,才能正确说明伦理学基本问题和现代道德体系的客观依据。伦理学是人们认识道德现象的结果,是对无数人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结果。社会的道德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认识主体会形成很不相同的道德观。邓小平理论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人们对改革开放中一些做法的对与不对,对一些新事物的善与恶、美与丑,不要抽象地去争论,而要由实践主体和实践效果来评判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这些思想和做法,彰显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代意义。

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指导伦理学研究

从道德存在看,在人生维度,表现为个人的心理、观念、思想和品行;在社会维度,表现为社会的的关系、规范、意识和;在自然维度,表现为生命、、、宇宙之道、之序和之效;在信仰维度,表现为、准宗教或非宗教的信仰之依托和载体。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信仰的四维关系,还可以引伸出“合乎人性、有益社会、保护自然、尊重信仰”的伦理原则。按其特点看,道德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地域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是相对性与绝对性、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是他律性与自律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从功能上看,道德具有认识、调节、激励、评价、、预测等功能和作用。由此可见,只有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出发,才能多维、多层和多元地回答伦理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血缘关系曾经是儒家伦理的根基和核心,它在那个时代把人与人性、社会、自然、信仰的关系统一起来了。儒家提倡的仁爱情感首先表现在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之中,然后才能扩展到更广的范围。血缘关系也与自然相通;对祖先的孝敬和祭祀也是从古到今极为普遍的民间信仰。以血缘为基础的儒家伦理还为非功利和非理性的伦理需要提供了基础。在经济时代和家国一体的等级制、宗社会中,以血缘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体系自有其存在理由。随着人类社会向经济、后工业经济和民主平等时代的发展,以血缘为基础的伦理道德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时代需要。这就为我们探寻新的道德基础提供了必要和可能。如果把道德基础完全归于经济关系,就会使道德标准陷入绝对功利主义和社群相对主义;如果把道德基础完全归于理性,就会排斥人道、仁爱等非理性的合理需要。实践唯物论不仅能把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辩证地统一起来,而且能把认识与评价、科学与价值辩证地统一起来,更重要的是它把哲学的任务由仅仅解释世界提高到也要批判和改造世界。比如,“我们肯定儒家德性理论的当代意义,并不是因为当代西方社会也出现了复兴德性传统的思潮而步趋之,而是因为它对于当今社会道德的工具化、形式化倾向具有针砭的作用。……由是观之,站在当今道德混乱的实存状态下,对儒家德性理论的研究,不仅应当是解释性的,而且应当是实践性的。”又比如,“在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中,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区别乃是其非常突出的特点。依儒家,人的德性之知说到底就是一种体验、体证之知。……道德必经由个人之亲身实践方能确知其中滋味,即此而言,道德与其他知识确有不同:道德就是事件,是人对自己全部的生存和生活事件的历练。一个人如何有形态、有内容而立体地活于此世乃与道德的实践、行为的亲证密不可分。”然而,另一方面,“所谓德性之知在儒家就是独知、自知”,而此说到底乃是非常“个私性的体验”,而不是一种“交叠共识”。“接下来我们想指出的是,从形式上看,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假如我们对道德原则的信守、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还依然沿袭传统德性之知的那种内在的个私体验,动辄‘本体洞彻’、‘见道分明’,却又无法示人所‘彻’何‘体’、所‘见’何‘道’的话,那么,我们又如何指望这种德性理论能为现代人所接纳、所认同?另一方面,从内容上看,以当今哲学研究的视野,作为‘独知’的德性之知所表现的个人意识的明证性,可否足于证明道德知识的普遍有效性?”[3](P10-12)可见,对道德认识之前提、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一点都离不开实践。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不是别的,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现代化建设:即经济建设、建设、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在实践中,主体遇到了客体、自我遇到了他人,从而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信仰相统一的基础。因为这四个维度或层次的伦理关系,都是在人与世界的交往实践中产生的。人、社会、自然、信仰,既可以是道德认识的四个维度或四层境界,又可以是价值观念的四元本位。这四维、四层和四元的伦理关系又有一个统一的基础,既人的生活世界或交往实践。对马克思而言,生活世界就是建立在交往实践基础上并具有统一性的动态发展的世界。它既是可感的现实性世界,又是不断生成的理想与价值的超越性世界。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对“生活世界”的普遍呼唤和集体回归,使哲学的“人学”或人本内蕴进一步彰显出来。关注人的生存困境,克服人与信仰、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我步步疏离之后的精神危机,给人提供普遍价值和终极理想,已经成为重大的时代课题。“当代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反思至少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在多样性中寻求人的统一性,在现实性当中保全人的超越性,在人的技术化生存中拓展人文性。”[4]马克思实践哲学把关注人的困境、关怀人的命运作为重要目标,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看作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最终尺度,试图在更高层次上克服人的单面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性发展,使人的个性与整体性达到真正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实践唯物论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与这个世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和人存在内在统一的生活世界,是对人发生意义的世界。马克思实践哲学专注于人的活动本身,专注于人的生活世界。它关注于人在生活世界中的生存与交往、人对价值和意义的创造。它不再是外在于人、超越于人,而是努力使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马克思把人的本质、人类历史和人化世界都理解为社会实践的产物。

作者:孔润年

热点排行榜

中国期刊网|论文发表咨询电话:

热点期刊关注

期刊快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