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联系我们
中国期刊采编中心
学术论文|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文化历史人文教育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化历史 >

艺术大师的爱情散文诗概述

来源:中文期刊网位置:文化历史时间:13-05-28 08:57

歌唱家若即若离,忽冷忽热,友谊之中似乎夹杂了些许的爱情,貌似亲密女友却更像亲人,这一切使得屠格涅夫不知所措:享受着不伦不类的情意的同时,陷入了“呆在别人安乐窝旁边”的尴尬之中,弃之可惜,欲罢不能。在屠格涅夫心中,波丽娜•维亚尔多是一位女中豪杰,她永远使别的女人黯然失色。他一直对她保持着浓烈而忠贞的友谊,在多年苦苦求之不得的情况下,只得继续憧憬着一份清新爱情的降临。1854年,他再次陷入情网,对方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妹妹玛丽娅。玛丽娅单纯优雅,聪明活泼。屠格涅夫被她深深迷住。在给好友安年科夫的信中,他坦言自己“几乎恋爱了,……心被射中。”1玛丽娅虽然对屠格涅夫深怀好感,可恨不相逢未嫁时,无奈已为人妻。即使这样,屠格涅夫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在作品《浮士德》(1856)中表达对玛丽娅的情意,并特意让玛丽娅去读这部作品。冰雪聪明的玛丽娅感受到这份情意并作出惊世骇俗的回应:勇敢地离开了自己的丈夫。此时已远走法国的屠格涅夫,在知道玛丽娅与丈夫决裂后,写信表示:“只要我活着,我将是您永远的朋友。”2列夫•托尔斯泰知晓这件事情后,对屠格涅夫打搅妹妹的家庭生活甚为不满。两年后,屠格涅夫去看望玛丽娅,列夫•托尔斯泰气急败坏,大骂屠格涅夫是行为卑鄙的坏蛋。屠格涅夫不以为然,认为托尔斯泰只是一个善于痴想一切都完满和明朗的人,不会轻松生活。岁月在继续前行,屠格涅夫依旧是孑然一生。经历了诸多事情的他只想呆在法国,呆在维亚尔多一家旁边,他对波丽娜•维亚尔多的感情更深,依赖更强了。但是,这种情感并不能满足屠格涅夫,他需要爱情,而不仅仅是温情和亲情。1873年,屠格涅夫迷上了一位男爵夫人,年轻美丽的尤利娅•彼得罗夫娜•符廖夫斯卡娅。他在信中像她坦承:“自从遇见您,我友好地爱着您,同时我是那么迫切地想拥有您,但我已不再年轻,这种欲望没有强烈到促使我向您求婚的程度。”(张文英180)年龄的距离、衰老的身体成了这段恋情无法逾越的障碍。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屠格涅夫悲伤地叹息自己溜走的爱情,只祈求时间来抚平受伤的心灵,以便平静地朝着老年的港湾前进。时隔六年之后,也就是1879年,当屠格涅夫在春季返回祖国时,邂逅了才华横溢的年轻演员玛丽•萨文娜。他被她完美的表演所征服,久违的激情又涌上心头。他把自己亲笔签名的照片送给她,以纪念两个人的一起朗读;在她生日的时候,送她镌刻着两个人名字的金镯子;他邀请她来自己的庄园斯巴斯科耶做客,尽管被婉拒;他甚至在夜间的火车站等待她乘坐的火车来临,想上车陪她一程,只为能看着她,感受她的气息。25岁和62岁,要是在现今的社会,也许不足为怪。当年的屠格涅夫却顾虑重重,所思所想的似乎只是尽可能久一点地留在这种亦真亦幻的美妙感受中,做一个可怜的诗意的乞丐。无奈他再次被理智惊醒,不得不绝望地告别暮年最后的爱情。玛丽•萨文娜也迅速结束了自己的犹豫,嫁作他人妇。以屠格涅夫如此完美的个人条件,要想有一个自己的“窝儿”,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屠格涅夫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爱情命运。可望的爱情总让他不敢及,以致爱情最终滑向了友谊,而不可及的爱情又让他无限渴望。他总是处在对爱情的渴求与对爱情的失望的双重折磨中。对普通人来说,这绝对是悲剧,而对屠格涅夫来说,这也许是不幸中的幸运。正是丰富的情感经历才使得他为世人留下了千古流芳的爱情诗篇。

屠格涅夫的爱情观爱情

曾毫无道德观念地生活过,他的被他的生活玷污了。虽然身材魁梧,但他的精神和体格都很柔弱,只是个优柔寡断的人。”(谭立德63)不得不说,这段话颇为中肯地道出了屠格涅夫性格中的某些缺点。与一闪而过的欲望相比,屠格涅夫更膜拜精神恋爱。他自称“天生是个多情种子”,好友安年科夫也实事求是地说道:“爱情……伴随他直至去世。但是,那是柏拉图式的爱情。”3屠格涅夫终身未娶,也许,爱情对他只是进行观察的一种最佳手段而已。他曾笑话一个年轻作家因为爱情迷住了心窍而结婚。在他看来,婚姻美满所形成的感情上的陈规对家是致命的,而不幸的结合反倒对艺术家是有益的。即使到晚年,他依旧对这一看法持赞同态度。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的反映。从诗歌《帕拉莎》到随笔、戏剧、小说甚至散文诗,屠格涅夫无处不浓淡相宜甚至充满矛盾地描写摇曳生姿的爱情,借此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态度。一方面,屠格涅夫描写渗透一定社会理想的爱情,比如,娜塔莉雅对罗亭的爱情,丽莎对拉夫列茨基的爱情,叶琳娜对英沙诺夫的爱情,玛丽安娜对索罗明的爱情,甚至叶琳娜对李特维诺夫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男女之爱,体现了作家所着意追求的社会理想,爱情表现出自身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方面,在一些神秘的中篇小说中,作家又把爱情描写成一种非尘世的超自然的力量,充满了神秘和莫测。屠格涅夫一向具有自我剖析的倾向,在对待爱情问题上也不例外。在小说《往来书信》中,他借男主人公的一段关于爱情的“奇谈怪论”,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另一种态度。“真正的爱情完全不像我们过去所想象的那种感情。爱情甚至不是一种感情,它是一种疾病,……通常它不征询你的意见,它违背你的意愿突然到来—完完全全像霍乱或者热病一样……在爱情中没有平等,没有所谓的心灵自由结合和德国教授们闲中苦想冥想出来的理想……在爱情中一个人是奴隶,另一个人是主子,无外乎诗人们把爱情描写为加在人身上的锁链。对,爱情是锁链,最沉重的锁链。”(顾惠生123-124)这种对爱情的态度和长篇小说中描写崇高而美好的爱情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有趣的是,在作品中,屠格涅夫让那些务实理智的人享有婚姻,让那些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人以悲剧收场;而在生活中,他自己乐此不疲地追求这种被称为“霍乱或热病”的情感,并且至死不渝。谁愿意拒绝这美妙的“病”呢?不敢面对热情追求自己的心仪女子,害怕为稳定的婚姻关系所困,屠格涅夫选择落荒而逃;而对自己的热情淡然处之的波丽娜•维亚尔多,屠格涅夫又一反常态痴痴相随,苦苦等待,所以,他感慨“爱情里没有平等”、“爱情是沉重的锁链。”可是,作为一个作家,这种状态却使他能够在永久的期待中更深刻地审视爱情,思考爱情。在屠格涅夫各类作品的爱情描写中,不是自然主义那种露骨的东西,而是清新、淡雅甚至是含蓄的情感。与他交好的法国作家龚古尔也承认,他们这一群朋友都没有认真爱过,无法描绘爱情,只有屠格涅夫可以。(张文英170)屠格涅夫对女性充满敬意,甚至有过分崇拜的情结。不过,他的择偶标准,理想的另一半是受过贵族的姑娘。在他看来,妇女受了贵族教育,良好的修养使得她们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能保持娴雅优美的风度。能有一位这样的妻子,一家的安乐就有了最好的保障。而为找寻理想的女性,他创造了“住满高尚女性的奥林匹斯山”。这些屠格涅夫家的女子们,纯朴而有追求,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和尊敬。

散文诗中的爱情篇章

晚年的屠格涅夫曾说过,自己一生最光辉的时刻,无疑是和爱情连在一起的。而纵观其全部的创作,从抒情诗、散文随笔、戏剧、小说到散文诗,哪儿没有出色的爱情描写呢?各个年龄段的人的爱情,不同阶层的爱情,热烈美好的爱情,忧伤无奈的爱情,沉沦绝望的爱情,早恋,婚外恋,老少恋……得到时的无限欣喜,不能拥有时的万般无奈,别离时的愁肠百结,失去后的痛不欲生,其作可谓爱情故事大全。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屠格涅夫,会把爱情置于社会面前,通过生动而细致的描写,让人觉得爱情真实而美好;另一方面,身上携带着浪漫主义基因的屠格涅夫有时会把爱情写成一种超社会、超历史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使爱情充满了神秘莫测。屠格涅夫用一支妙笔把爱情百态图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目不暇接,身陷其中。在散文诗中,涉及爱情的篇章很多,如《玛莎》、《玫瑰》、《留住》、《谁的过错》、《我走在高高的山间》、《两个兄弟》、《岩石》、《鸽子》、《当我不复存在的时候》、《通往爱的路》及《爱情》等。它们是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的爱情感言,也是一种至纯至美的情感,其中蕴涵爱情的最高理想和境界,像一朵朵洁白的莲花一般赏心悦目。散文诗《玛莎》中,通过“我”与车夫—一位年轻丈夫的对话,可以让人感受到下层百姓的浓浓的夫妻之爱。车夫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材高大,体态匀称,蓝蓝的眼睛,红润的面颊,模样十分俊朗,但是却愁容满面,闷闷不乐,因为他有伤心事,而且伤心透了,没有比这更伤心的了。原来,霍乱夺走了妻子玛莎年轻的生命。玛莎去世8个月了,他还陷在深深的悲痛之中,回想着和玛莎度过的甜美日子,更是痛不欲生,恨霍乱没把自己也吃了。谁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苦难夫妻也可以相亲相爱。而在散文诗《玫瑰》中则描写了一位处在恋爱中的贵族小姐的情绪变化。傍晚时分,她坐在大厅里若有所思,沉浸于一种难以平息的情绪中,接着,突然走出家门,隐没在花园的小径里。夜深的时候,她返回了家中。看到桌上放着被自己扔掉的又被“我”捡回来的玫瑰,又皱又脏,在泪流中把它扔到正在燃烧的壁炉中去了。在这短暂的几个小时里,她经历了苦苦思考、犹豫徘徊、痛苦无奈到浴火重生的转变。从中可以听到作者的心曲,那就是,爱情不仅只有美好,爱情也折磨人!当你陷进错爱,若不能自拔,就会与痛苦相伴;反之,若能挥剑斩情丝,定会破茧成蝶,迎接新生。屠格涅夫还以《岩石》自况,描绘了暮年之人身处年轻的女性中间,往日激情重现的美好感受。“不久前,那些年轻的女性的灵魂,也这样从四面八方涌向了我衰老的心头—在他们爱抚的触摸下,往日岁月的火焰,那早已暗淡无光的色彩与痕迹,重又开始呈现鲜红的颜色。”(沈念驹399)《谁之错》中作者又表达了暮年的尴尬:心中无限向往爱情,而身体却拒绝激情。“她向我伸来她温柔白皙的手……我却严厉而粗暴地将它推开。年轻可爱的脸上露出困惑的神色;年轻善良的眼睛含着责备我的目光;年轻纯洁的灵魂对我的举动无法理解……若论过错,那就是:你是青春,我是暮年。”(沈念驹435)《当我不复存在的时候》则是作者满溢柔情和悲怆的爱情绝唱。很多人都说这首散文诗是献给波丽娜•维亚尔多的,其实,也未必尽然。那个文中的“你”也许是作者几位心仪女子的混合体。从屠格涅夫的书信集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况,那就是他给自己倾心的女子的信无一例外都是深情脉脉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情也悲,何况是多情的屠格涅夫写给自己所爱的女子的最后赠言。“别忘了我……但是在你每天操心、快乐和需要的时候也别怀念我……我不想干扰你的生活,不想给它平静的流动添麻烦。”(沈念驹446)深深的体贴感人肺腑。“然而当一人独处的时候,当我们两颗善良的心如此熟悉的那种羞羞答答、无缘无故的忧愁袭上你心头的时候,从我们喜爱的书里拿出一本,从中找出那些书页,那些行字,那些语汇,你记得吗?往往由于这些东西,我们两人曾经一下子涌出甜蜜和无言的泪水。”(沈念驹446)悲切之情溢于言表。人已离去,此情可待成追忆,旧犹如梦,徒让活着的人空断肠。“把你的手伸给一位已不在世的朋友,我无法用我的手来握它—我的手将纹丝不动地安卧地下……但是,我现在高兴地想到,也许你会在自己的手上感觉到轻轻的触碰。我的音容笑貌将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而在你闭合的眼帘下将淌下眼泪……”(沈念驹447)作者想象,阴阳不再相隔,现实可以穿越未来,爱情冲破了生与死之间的屏障,两情缱绻的爱人,可在幽渺中相会,双手可相握,两心可相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此情此景,令人唏嘘。散文诗《留住》,应该说是献给波丽娜•维亚尔多的。屠格涅夫非常崇拜她的艺术天分,这种崇拜之情贯穿其一生。这篇作品的内容是屠格涅夫对她艺术天分及其魅力的细腻感受和精湛技艺的描绘。“最后一个充满灵感的声音从唇间脱口而出,双眼无神又无光—由于幸福,由于意识到你所表现出来的美而陶醉。”接着诗人从捕捉到的之美、艺术之美联想开去,“正是它—无人不晓的秘密,诗歌、生命还有爱情的秘密!”诗人把这种美升华了,于“瞬间”中创造出“不朽”,是每一位艺术家的梦想和追求,相对于永恒的宇宙,每个人的生命和爱情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到过这个世界,爱过足矣。屠格涅夫忍不住呼唤:“留住!让我加入到你的不朽之中来吧!让你的永恒的反光也映入到我的灵魂里来吧。”(沈念驹415)在这篇散文诗中,隐含着作家的审美观和爱情观。在有些散文诗篇中,作家用一种高度概括的、哲理性的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如《爱情》中,屠格涅夫写道:“大家都说,爱情—这是最高尚的、最非凡的感情,别的一个‘我’,深入到你的‘我’中,你被扩大了—你也被突破了。”(沈念驹457)这可以说是“爱的辩证法”,既深刻厚重,又新颖独特。在《通往爱的道路》中,屠格涅夫用更为具体的内容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看法。一切的感情都可以导致爱情、导致激情,一切:憎恨,怜悯,冷漠,崇敬,友谊,畏惧,甚至轻蔑。是的,一切情感……只是一种除外—感激。

感激—这是债务,每个诚实的人都可能摆出自己的一些债务……但爱情—不是金钱。(沈念驹452)这段文字异常凝练,内涵却无限丰富。在有限的被高度浓缩的文字里充溢着艺术家毕生的观察、体验和思考。人人都祈祷、梦想获得真正的爱情,然而产生于瞬间又可消失在瞬间的爱情,金钱不一定能买到它,权贵不一定能垄断它,也许,贫穷会拥有它,平凡会被它光顾。在诗人看来,仇恨甚至不是爱的对立面,而是爱的变体。中国也有“爱之深恨之切”的说法。既然如此,在选择爱的时候,人就需要用一双慧眼观察,用一颗慧心感受。“爱情—不是金钱,”流露出作者对精神之爱的倾心。尽管现在是物质社会,爱情因为衣食住行多少有些变味,不过,这段文字即使在今天仍有净化人的心灵、纯洁人的情感的功效。结语屠格涅夫一生真诚地爱过不同的女性。不仅仅是屠格涅夫,其他一些著名的俄罗斯作家,比如普希金、丘特切夫等都很容易爱上才情女子,并且是真诚地爱着的人。究其原因大约在于俄罗斯独特的道德观使然。俄罗斯知识分子认为,“以真正的爱情为基础的男女之间认真和深刻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婚姻,即使它没有经过教会仪式和国家使之神圣化。相反,男女之间的联系,即使经过教会仪式和国家法律的神圣化,如果缺少爱情,如果靠生育和金钱关系维系,那也应该被看作是不道德的,这种关系可能成为道德败坏的掩盖物。”(别尔嘉耶夫111)这样,屠格涅夫就从感情出发,以爱情的名义,不断追求合乎心意的女性。其次,这也是诗人为了摆脱孤独,想要陶醉于爱情,获得创作灵感所致。(瓦西里耶夫294)列夫•托尔斯泰在给亲人的信中,直言不讳地说屠格涅夫因为波丽娜•维亚尔多,因为私生的女儿而“生活在一种不利于健康的里”,他没有想到过“人们可以用这种方式相爱”,(张文英383)他可怜屠格涅夫。但屠格涅夫坦言自己真心喜欢一些女子,更离不开波丽娜•维亚尔多。对于他来说,爱情是心灵的活水,没有爱就不能写作,所以,他追求心仪的女子,在享受精神上两情相悦的同时,又深深沉醉于创作之中,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华美篇章。托尔斯泰曾在日记中写道:“屠格涅夫什么都不信,这是他的不幸之处。他不爱,他只是喜欢爱。”“屠格涅夫很没劲。唉!他从未爱过任何人。”(张文英91)也许,托尔斯泰是对的,屠格涅夫只是爱上爱情而已。但是,晚年的屠格涅夫时常后悔自己吉普赛人似的生活,奉劝那些游离于家庭之外的年轻人结婚。所谓言为心声,散文诗中他如此充满深情地描写爱情、吟唱爱情也是因为情之所至、心之所想所向的缘故吧。

作者:朱红琼 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

热点排行榜

中国期刊网|论文发表咨询电话:

热点期刊关注

期刊快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