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联系我们
中国期刊采编中心
学术论文|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文化历史人文教育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农业科学 >

园区雨水花园营建技术刍议

来源:中文期刊网位置:农业科学时间:13-05-28 09:06

辰山园的渗透设施(绿环)是根据全园植被、土壤、等具体情况进行设计的,其作用机理是:初始雨水经过地表土和碎石层雨水渗透,土层和碎石将雨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及颗粒较大的胶体颗粒吸附,雨水得到初步净化后,通过地下铺设管道汇聚;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通过城市排水管网疏导。绿环各处的雨水随排水管和汇集管汇流到蓄水池后,可用于园区灌溉等,从而循环使用,这既能改善园区内的水质,又节省园内的灌溉用水。辰山植物园除绿环部分渗透型雨水花园为园区提供了丰富且水质较好的水体外,其通过温室屋顶滞留的雨水量也非常丰富,每年大约可滞留蓄水400t,相当于供7d温室植物浇灌的用量。辰山植物园通过雨水花园技术不仅可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其对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雨水收集型———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由于辰山植物园水质均为劣V类水质,为了有效改善园内景观水体的水质,植物园在部分区域,以收集雨水、控制径流污染为主,水体边缘则结合雨水渗透设施来控制径流污染,对水质进行生态修复,建造时根据用水量需求进行设计,以确定集雨面的大小和采取的技术措施来加强集雨效率。(1)植被层,主要采用去污能力强、抗逆性较好的植物,这类植物能够对径流中的重金属离子、营养物进行吸收和吸附,并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及有害气体,减缓雨水径流;(2)腐殖土层,为植被层提供营养,同时通过土壤吸附雨水中的悬浮物,土壤中的微可以去除油类物质及病原体等;(3)土工布层,防止土壤颗粒进入透水层;(4)透水层,雨水经此能快速下渗;(5)贮水空间,在雨水径流较大时,有缓解渗透压力的作用,并增大对径流的下渗能力;(6)渗透层,雨水由此渗入地下,并基本上得到有效净化。该设施主要控制的径流污染物包括地表的有机污染物(COD)、BOD5、Hg等重金属,及通过大气进入雨水径流的降尘、酸雨和氮氧化物(NOx)。

以控制径流污染为主的区域植物配置(以水生专类园水边湿地区域植物配置为例):上层选择池杉(Taxodiumascendens)、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垂柳(Salixbabylonica)等耐水湿的乔木,下层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灯芯草(Juncuseffusus)等作为具较强净化水质能力的基础植被;随着水质的改善,在浅水区和深水区则可选择净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如菱角(T.Japonica)、菹草(Potamogetoncrispus)、睡莲(Nymphaeatetragona)等植物,同时在水体中引入鱼类、蛙类等,形成动植物群落,以构建一个较完整的生态群落。此区域主要营造的是较为规则的人工湿地,并选择对各类污染物吸收能力较强的植物,通过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的综合作用来净化、吸收雨水。景观性的植物配置为了提高环境的景观度,应选择适当的植物与雨水花园构造结合,营造观赏性较高的绿地空间,同时,所选植物不能与净化植物构成竞争关系。园中重点配置区域在人流量较大的水边及观赏性区域,如西湖边上及水生专类园中。根据生长条件的不同,植物配置从水体到岸边可采取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陆生植物的渐变顺序,一是展示了植物自然演化过程,二是营造不同层次的空间。利用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灌木、湿地乔木和陆生乔木由低到高的配置,营造空间层次的变化;而挺水植物和湿生林之间设置的湿生草类区域、陆生植物及湿生植物之间的缀花草坪的穿插,营造了横向空间的疏密有致及竖向空间的高低错落,给人以丰富的空间体验。为了体现观赏性,植物配置还应综合考虑植物的姿态、色彩、质感、花期的搭配,同时根据园区的游憩特性,充分考虑给游人不同的感知体验,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不同的感官,使游人在观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学到各种专业知识,并通过亲身的触摸、观察、实践,形成多重体验。

上海辰山植物园作为上海市“十一五”重大项目和上海世博会关键配套项目之一,在雨水花园的构建上,从技术上来看,是具有节能、环保并拥有景观水体全方位立体维护自动化系统的雨用系统,代表着雨水利用事业在技术层面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从风景园林的发展来看,园内丰富的水景形态变化、优美的植物造景,实现了近年来雨水花园所追逐的目标。辰山植物园结合雨水的“渗”、“蓄”、“排”等特点,以整体性设计为指导,利用雨水景观化设施在园区内水生专类园不同区域之间错落布局,彼此在景观性上形成相互关系,把雨水花园融入到辰山植物园水生专类园整体布局中,是植物园节水发展的需要,也将更好地表现雨水利用景观营造的需要。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的高起点和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追求,增强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的渴望及反思,雨水花园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并以营造成本低廉、造景手法多变、景观界线相对模糊、公共开放性强的特点,吸引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雨水利用景观化,社会效益尤为突出。

作者:阚丽艳 陈伟良 李婷婷 汤雨琴 车生泉 单位:上海大学与生物学院 上海园林(集团)公司

热点排行榜

中国期刊网|论文发表咨询电话:

热点期刊关注

期刊快速发表